中国制造的冷油已经成为埃及人渴望的“小费”。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称,前往埃及旅游的中国游客,一定会带上一个硬币大小的红色铁盒,里面装着提神醒脑、止痒止痛的油,作为小费送给当地服务人员。
埃及旅行“货币”
中国游客叶在参观寺时,在这座复杂的寺庙里迷了路。一位埃及导游给他带路。为了表示感谢,叶老师给了他一个硬币大小的红色铁盒,里面有清凉的油,可以提神醒脑,止痒止痛。中国制造的冷油已经成为中国人去埃及旅游的“货币”。
在短短6天的行程中,叶老师送出了50瓶清凉油。“在来埃及之前,旅行社一再告诉我要带足够的冷油,这样旅行才会畅通无阻,”叶说。“埃及人对中国游客很好,很喜欢这个小礼物。”
虽然人数远远少于欧洲游客,但去年中国赴埃及旅游的人数已增至13.5万人。从埃及的吉萨金字塔到红海,中国游客把清凉的油送到各处,包括酒店工作人员、海关官员,甚至拿着ak-47步枪的警察。
埃及人有时会用大拇指划过额头,问中国游客有没有凉油。一位中国游客在微博上写道:“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埃及人那么喜欢凉油。我准备了72盒。”
酷油如何搭建文明的桥梁?
马里恩在红海海岸的赫尔格达海滩度假村当清洁工,他说他收到了太多的冷油,只能把大部分传给亲戚和朋友。埃及导游路易斯也说,这些年收到了上万箱凉油,偶尔还有方便面和面值5元的人民币。
大多数埃及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游客总是给他们冷油,而大多数外国游客给他们现金。在北京经营一家旅行社的季小姐说,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提醒中国游客带凉油去埃及。酷油是如何弥合两个文明古国的差距的?埃及导游瓦利德·科里安(Walid Collian)认为,送凉油的习惯可能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,当时中国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,节俭的外交官将凉油作为具有中国文化象征意义的礼物带到埃及。
![[游讯]中国游客埃及行清凉油当小费 成当地“通行货币” [游讯]中国游客埃及行清凉油当小费 成当地“通行货币”](/uploads/diyimg/u1uq28sfks5pil75ce0vrya7ub0z7k.jpg)
东北师范大学的埃及古物学家李晓东认为,中国游客最初把冷油带到埃及是为了个人使用。后来发现埃及人也喜欢凉油,于是发展到用凉油当小费。"埃及非常热,在这种天气里使用冷油很舒服。"在很多中国游客眼里,凉油作为小费比钱更体面。叶先生说。“但是送凉油就像给朋友送礼物一样。”行程结束,叶老师把他的凉油都发了。
标题:[游讯]中国游客埃及行清凉油当小费 成当地“通行货币”
地址:http://www.cfjyjj.net/lyxw/14620.html

![[游讯]2018春运首日火车票今起开抢 踏上归途](/images/defaultpic.gif)
![[游讯]中国领馆再次提醒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注意水上活动安全](/uploads/diyimg/u5fty86zdptl6veinb48c5g3auv4yc-lp.jpg)
![[游讯]外媒:中国游客涌向奥地利看“原装正品小镇”](/uploads/diyimg/ajgac18qq23bu9xmqcsrt354ctye2t-lp.jpg)
![[游讯]泰国海滩11月起全面禁烟 违者可能面临罚款或监禁](/uploads/diyimg/chedtbzjp3e45kktc2tpaujgxlamoz-lp.jpg)
![[游讯]印度在重庆举行旅游推介 邀中国游客探访印度](/uploads/diyimg/jlbj79c21y64p652e90tfyvp1zfrza-lp.jpg)
![[游讯]云南的大湖为什么被称作海?](/uploads/diyimg/clos9bmytrh740rfez46w7xhogol7y-lp.jpg)
![[游讯]巴黎圣母院修复至少需近10年时间 游客将无法参观](/uploads/diyimg/m1lzskiznwys76568yu95zxi5xeufb-lp.jpg)



